課程名稱:如何將課本讀活
課程目的:通過理論闡述和實際操作引導學生能夠讀出文字之外的文字,使其明確在看書過程中心理如何活動,能夠進入學習狀態,激發其發自內心地想學習;從根本上清除“打開課本覺得什么都會,合上課本又覺得什么都不怎么會”這一現象。
課程時間:理論探討2課時;結合數學、物理、化學等學科教材內容具體操作訓練,至少10課時,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所需時間,該方法將成為學生常態下看書模式。
課程內容:(1)傳統情況下學生是怎么看書的,會出現哪些現象,為什么?
(2)怎樣看書才能使自己充分發揮主體作用,進入學習狀態?具體操作程序或步驟怎樣?
(3)結合具體學科教材進行示范。
(4)針對各學科自學體驗、分享。
課本是學生最好的老師,課本上的文字都是靜止的,會讀書的學生能夠讀出文字之外的文字,能夠與教材編寫者進行心靈對話、交互進行心理活動,從而將課本讀活,能夠感到體驗到讀書的味道,內心感到很充實、很快樂,這種感覺激發其發自內心地讀書;不會讀書的學生是讀死書,越看心理越感到空虛,心氣上浮,變得煩躁不安,這種感覺激發其發自內心地不愿意讀書,看書往往是走過場,容易出現“打開課本覺得什么都會,合上課本又覺得什么都不怎么會”這一現象。
如何將課本讀活旨在引導學生能夠讀出文字之外的文字,能夠進入學習狀態,體驗到學習本身的快樂,從而發自內心地想學習。